江蘇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,擁有獨特的江河湖海資源稟賦,自然人文風光秀美。在新時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,江蘇聚焦高質量發展、高水平融合、高品質生活、高效能治理,努力推動文化和旅游發展開創新局、走在前列,打造令人向往的“詩和遠方”。
聚焦高質量發展提升文化和旅游內涵
江蘇把握文化和旅游消費升級新趨勢,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,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“旺”起來,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,努力走出后疫情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質量更高、效益更好、結構更優、優勢更加彰顯的新路子。
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文化和旅游行業帶來的嚴重沖擊和影響,把促復蘇與增后勁結合起來,有針對性出臺紓困惠企政策“蘇六條”、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平穩健康發展18條和文化和旅游消費12條措施。創新舉辦省內城際互動游、暢游長三角主題游、鄉村旅游節等活動,征集發布30條國內游、10條運河主題游、10條入境游、50條鄉村游精品線路。率先出臺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南并遴選確定首批30家建設單位,組織舉辦65個文化和旅游項目、總授信額391億元集中簽約,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提質擴容和文化和旅游行業加快全面復蘇。
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,深化“互聯網+旅游”,加強與數字科技企業合作,建成集智慧服務、智慧監管、智慧分析三大功能于一體的江蘇智慧文旅平臺,讓市民游客共享“蘇心游”,讓文化和旅游行業監管裝上“千里眼”,讓文化和旅游市場趨勢研判有了“強大腦”。
精心謀劃江蘇“十四五”文化和旅游發展,提出把文化和旅游發展融入美麗江蘇建設,以省域宜居宜業宜游為目標,系統推動沿江、沿大運河、沿湖、沿海地區文化和旅游特色發展,特別是依托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、江南水鄉古鎮、環太湖生態文化旅游圈等,培育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、度假區和旅游廊道,拓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新空間。
聚焦高水平融合釋放“1+1>2”效應
用“融”的理念搭建文化和旅游發展平臺,堅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游,讓旅游更有“詩意”;用旅游的載體傳播文化,讓文化走向“遠方”,為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提供新動能。
從2018年開始,江蘇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創新舉辦戲曲百戲(昆山)盛典,經過3年集中展演,首次實現全國348個劇種“大團圓”,并同步開展“看百戲、游江蘇”主題活動。在此基礎上,今年又策劃推出“新三年計劃”,重點圍繞經典劇目、原創劇目、戲曲絕活組織展演,讓更多人共享傳統戲曲魅力和水韻江蘇之美好。探索制定《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鼓勵各地規劃建設一批小劇場,打造“白天觀景、晚上看戲”沉浸式文旅融合產品,鹽城大豐《只有愛·戲劇幻城》等成為全省旅游演藝標桿項目。
用“融”的路徑深化各類文化和旅游創建,引導各地打好“城市+鄉村+景區”組合牌,實現“旅游+”向“+旅游”轉變。注重用旅游彰顯文化創建價值,培育“非遺+旅游”體驗示范點,認定省級非遺創意基地13家、非遺旅游體驗基地10家,創新開展無限定空間的非遺進景區活動。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示范區建設,把更多的文化創建項目打造成為旅游目的地。
用“融”的辦法擦亮“水韻江蘇”品牌,突出“水+文化”融合特質,打造運河和長江文化旅游品牌。集中推出100個標志性運河文化和旅游產品,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即將建成開放,創新舉辦長江文化節,推動建設一批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濱江“城市客廳”。設計推出“水韻江蘇”新標識,以“水韻江蘇、有你會更美”為主題組織拍攝制作旅游宣傳片,在央視、重點客源地高鐵站對最有代表性的江蘇文化和旅游資源進行輪播。啟動建設“水韻江蘇”全球傳播中心,用好海牙、布達佩斯中國文化中心和11家江蘇境外旅游推廣中心,多維展示有顏值、有內涵、有品位的“水韻江蘇”品牌形象。
聚焦高品質生活優化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
進入新時代,高質量的文化和旅游產品,越來越成為人們高品質生活的必需品。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,藝術創作生產必須突出“精”。圍繞打造多出精品、多出人才的良好創作生態,江蘇提出并落實對藝術家、對藝術創作規律、對藝術工作者辛勤勞動“三個尊重”,建立完善財政投入、院團激勵、人才培育“三項機制”,創造條件為基層院團和藝術人才搭建免費展演展覽省級平臺。創新實施新金陵畫派青年人才培養計劃,聯合中國美協、中國書協打造“抱石風骨”“散之風神”“悲鴻風度”江蘇美術書法品牌。近年來,江蘇涌現出滑稽戲《陳奐生的吃飯問題》、蘇劇《國鼎魂》等精品力作,有12部作品入選全國“百年百部”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,形成舞臺藝術創作“江蘇現象”。
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從“有沒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轉變、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由全覆蓋向高效能轉變,將“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場館服務次數”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監測和考核指標。實行文化評獎與文化惠民相結合,組織江蘇省文華獎、“五星工程”獎參評作品惠民演出和獲獎作品集中展演,實現“上萬觀眾進劇場、千萬觀眾在線上”。
主動順應疫情后人們消費心理和市場需求新變化,著力構建優質旅游產品供給體系,引導各地加快發展研學游、工業游、鄉村游、康養游、健身游、生態游等新業態,做精做優一批高品質旅游景區、度假區,培育打造一批個性化定制旅游線路產品和有深度體驗的網紅打卡地,南京金陵小鎮、無錫大拈花灣等品牌化、差異化旅游項目開工建設,將形成江蘇旅游“新地標”。
聚焦高效能推進文化和旅游領域治理現代化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
公司電話:0595-22176648、28892188
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,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領域治理理念、手段、模式創新。在全國率先完成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“同城一支隊伍”改革,頒布實施《江蘇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》,制定出臺文化和旅游市場“紅黑名單”管理辦法。聯合江蘇省公安廳等10部門出臺《關于推動江蘇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引導旅游民宿規范健康發展。
以強監管優化文化和旅游市場環境,實行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鏈條監管。加強重點時段綜合督導檢查,常態化開展第三方“體檢式”暗訪評估,加大對不合理低價游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力度。以標準化引領文化和旅游市場質量提升,強化旅游星級飯店、旅行社、娛樂場所、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標準化服務和管理,全省現有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9家,位居全國前列。
推動安全生產監管常態長效。以火災隱患、旅游包車、高風險旅游項目、文化和旅游場所客流超載等為重點,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。聯合省交通運輸廳向社會公布全省2.04萬輛符合資質的旅游包車名單,印發旅游包車安全管理辦法。按照“一景一檔”建立“紅黃綠”安全風險防控制度,并將全省4A級以上旅游景區、重點文化場館、網吧、不可移動文物點2926個監控點納入江蘇智慧文化和旅游平臺安全監管系統,實現線上巡查、實時調度。 |